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

生態主題--馬鈴薯

馬鈴薯多年生草本,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。地下塊莖呈圓、卵、橢圓等形,有芽眼,皮紅、黃、白或紫色。地上莖呈棱形,有毛。奇數羽狀複葉。聚傘花序頂生,花白、紅或紫色。漿果球形,綠或紫褐色。種子腎形,黃色。多用塊莖繁殖。 可入葯。其塊莖可供食用,是重要的糧食、蔬菜兼用作物。
   馬鈴薯的莖有地上莖、地下莖、匍匐莖和塊莖:
    
地上莖:種植的馬鈴薯塊莖發芽生長後,在地面上著生枝葉的莖為地上莖。莖上有稜3--4條,稜角突出呈翼狀。莖上節部膨大,節間分明。節處著生復葉,復葉基部有小型托葉。多數品種節處堅實,節間中空。莖色有綠、紫褐等,因品種而異。
    (2)
地下莖:塊莖發芽後埋在土壤內的莖為地下莖。地下莖的節間較短,在節的部位生出匍匐莖()
    (3)匍匐莖:匍匐莖又稱匍匐枝,實際上是莖在土壤中的分枝。早熟品種在幼苗出土後7--10天即開始生出匍匐莖;2周後匍匐莖的頂端膨大,逐漸形成塊莖,初期還能在匍匐莖上看到鱗片狀幼葉。如果播種的薯塊覆土太淺或遇到土壤溫度過高等不良環境條件,匍匐莖會長出地面變成普通的分枝。這就會影響結薯而減產。   

 (4)塊莖:栽培馬鈴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高產的塊莖。塊莖是生長在土壤中的縮短了的莖。它的作用在於貯存養分、繁殖後代。莖與根的明顯區別是莖上有芽,而根上沒有固定芽,只能產生不定芽。馬鈴薯塊莖上的芽眼多少、深淺是鑒別品種的主要標誌。

沒有留言: